脊髓出血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金杏middot [复制链接]

1#
贵州白癜风QQ交流群 http://liangssw.com/bozhu/12376.html

责任编辑:孟骁

文字供稿:姜兴华

全文约字,看完只需这首歌的时间

资深骨科医生谈就诊误区

医院内常见的科室,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,专科化为市民提供了更好、更专业的医疗保障。然而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,来院就诊少不了会走进一些误区。今天小医院资深骨科医生,为我们聊一聊他在行医几十年来遇到的一些常见骨科就诊误区。

拿出小笔记,干货奉上

误区一:骨科只看骨折

医院挂什么科?

超过80%的病人回答是外科,这显然是一个误区。

骨科的接诊范围,不止是大家熟知的“骨折”,还包含四肢皮外伤等。随着医学的发展,“骨科”家族更为精细化,医院的骨科就包含骨一科(创伤骨科)、骨二科(关节骨科)、骨三科(脊柱骨科)。它们旗下还设有亚专科和专病门诊,如“运动损伤”、“骨质疏松”等。总结下,骨科的救治范围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:

1.四肢骨折

2.脊柱脊髓损伤及骨盆骨折

3、关节脱位

4、周围神经损伤

5、运动系统慢性损伤

6、颈椎、腰椎退行性疾病

7、骨与关节炎性病变、结核

8、运动系统畸形

9、骨肿瘤

10、四肢、颈椎、腰椎、骨盆等外伤

误区二:迷信“民间偏方”

骨伤科在我国的历史颇为悠久,民间偏方确实存在,但精华与糟粕并存。

事实上,许多有名望的中医世家或是优秀的经验方,国家有关部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都进行了收集和保护。如大名鼎鼎的云南白药,就是曲焕章大师家人解放后捐献给国家的。医院传承数百年的闵氏伤科“腰腿疼痛合剂”、“化瘀定痛液”等自制剂享誉盛名,是闵氏传承人与药学专家共同研制的。许多中医名家更是早已医院传承创新,与现代科学结合,造福人民。

迷信所谓的“民间偏方”,很容易被“医托”、“无证行医”等不法分子所引导利用,服用者很可能造成中药中毒或加重损伤。就拿前些年特别“流行”的腰椎间盘祖传秘方膏药来说。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退行性疾病,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,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后是不可逆的,这和破镜无法重圆是一个道理,不可能靠外用药就能恢复如初。

误区三:跌打小伤不用看

很多人扭伤脚踝还能走路,跌伤手还能动动,就觉得没事,医院看。但也有许多人为此付出了健康的代价。

就拿踝关节来说,如果经常扭伤,没有得到科学的康复和指导,很容易形成“旧伤”,容易习惯性崴脚,更有甚者造成韧带和神经的损伤,隐隐发作影响生活和运动能力。

举个例子,有一位患者数日前因为跌倒,小腿外侧撞到钝器淤青肿胀。他本人觉医院就诊,然而数天不见好转,反而愈加厉害,更伴有发热红肿胀痛。来院诊断后才发现是腿部肌肉钝器损伤,内部淤血位置较深未能吸收,需要进行引流手术。

误区四:上网“自己治”

如今互联网通讯发达,但关于医学的谣言和伪养生知识也是漫天飞。医学与生命打交道,注定了它是一门复杂严谨的科学。自古就有望闻问切,望指观气色;闻指听声息;问指询问症状;切指摸脉象。所以“在线”看病显然是有局限性的。

笔者曾经遇到一位患者,医院就诊,反在家中“上网看病”。结果他了解到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是“三七”,于是自己在某宝上下单买了一些。这可是非常吓人的,三七是名贵中药,用量及其讲究,需要专业中医师的指导。用准了有化淤止血的效果,用多了反而有活血定痛的作用,使用过量甚至会引起中毒和出血。而戏剧性的是,这位病人错把土三七当做了三七,这可是两位完全不同的中药。结果因为服用土三七而急性肝功能损伤,中毒入院。

误区五:去医院看病无需做准备

来医院就诊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配合、交流达到健康的一个协作过程。医生最怕遇到“三无”病人,没有病历本、没有复诊资料、没有沟通交流。这样不光对病情的诊疗没有帮助,还会耽误患者很多的时间。那么,来医院就诊前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呢?

●1挂号单、病历本、医保卡、身份证。

●2复诊的患者要带好之前就诊的放射片报告、化验单等就诊资料。

●3跟医生充分沟通,求实告知既往的病史、症状,比如有无用药过敏,家族是否有遗传病,自己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。

笔者寄语

骨科也好,内科、外科、妇科等等也是一样,就诊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区。没有哪位医生,不希望患者被治愈;没有哪位患者,不希望医生帮助自己。希望医院就诊:

警惕医托的花言巧语

明辨网上的胡言乱语

信任医生的真心谏语

点个“好看”再走好吗?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